周五(10月28日)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.7858元,较上日大幅下调122点,刷新2010年9月来新低。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一度跌至6.7987元,逼近6.80元关口,续创有历史纪录以来新低。有交易员表示,近期汇价走势主要看美元指数,如果周五公布的美国GDP数据很好,人民币可能还将下跌。
【机构观点】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表示,人民币“8·11新汇改”以来的贬值是被动的调整,因为错过了从2013年到2014年年末的最佳调整时机。吴庆认为,大概在2011年左右在他看来就已经接近汇率的均衡水平,当时人民银行也这么说过,而随后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可能就已经在偏离,在2013年初注意到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了,美国会很可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,当时认为中国可能还有半年的时间做预调整,而美元开始升值是2014年6月份的事情,实际上有12个月的时间可以做调整,但是没有做。
方正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,2014年5月-2015年7月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迹象一直很明显,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。自今年年初人民币中间价调整后,人民币开始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揽子货币,即一些非美主要货币兑美元在贬值,人民币为了维系对一揽子货币(而非仅美元)的稳定性,也会主动相对美元贬值。
海通证券期货研究主管高上表示,人民币贬值,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定价权在外盘,随着美元升值承担较大压力,人民币贬值对价格上涨形成触发;但今年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素中,供给侧改革政策发力,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带来的影响还是基础条件。
墨尔本时间12:27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.7915/25元。
(摘自FX678)